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馮國軍 尚書袆) 興業印機研發成功世界上首個數字化燙印機,并順利通過省科技成果鑒定;玉聯實業自主研發的30多個系列石油螺桿泵銷售火爆,煤層氣專用螺桿泵已占領國內市場的90%;海賀勝利印機等4家企業日前獲得“唐山市2009年度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先進集體和優秀項目”獎……
這一個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多項國內外空白科技產品的誕生,不僅給企業業績帶來了爆發式增長,還大大激發了縣域經濟活力,彰顯出科技創新帶來的可喜變化。玉田縣堅持以實現綠色增長為目標,把發展高新技術作為強縣之基,電子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四大高新技術產業群初具規模,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全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科學發展之路。
目前,全縣共有16家企業擁有自主研發中心,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達12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35家。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在近三年投入的技術開發經費達13億多元,自主開發新技術71項,新產品150個,其中擁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重點產品(技術)26個,獲得省級以上高新技術產品13個,引進培養技術人員1000余人,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率達到98%,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9%,科技型企業占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的56%,年技工貿收入已達5億元以上。
換腦思變,搶占科技發展前沿
長期以來,作為毗鄰京津、先天工業資源匱乏的玉田縣,工業經濟一直以傳統輕工業、手工業為主,全縣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達1萬多家。因經營管理粗放,產業門類分散,發展層次低,核心競爭力不強,加之市場競爭日益加劇,與周邊縣區經濟差距拉大,縣域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科學發展之路何在?
“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不依托科技也談不上發展!本骄趁媲,這縣在廣泛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最后確定了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實現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共識。
思維一變天地寬。一場以談科技、促創新的熱潮在玉田大地涌起。
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在建構技術創新體系上有新突破。這縣針對縣內傳統工業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弱、產業規模小的不足,積極實施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雙二十”工程牞積極引導縣內骨干企業與行業高端、強勢企業開展“對標行動”牞全力支持傳統企業開展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的“二次創業”,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據統計,2007年以來這縣先后組織實施了河北海賀勝利印機、興業印機、順發造紙、弘也水泥等千萬元以上技改擴建項目56個,投入技改資金28億元。
印機產業是玉田縣的傳統產業,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在國內同行業中占有一定地位,但仍存在產業鏈條短、配套能力弱的問題。這縣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龍頭企業勝利印機產品先后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中國包裝技術協會“中華包裝精品”“河北省高新技術產品”等多項榮譽,2009年更是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企業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興業印機(玉印)生產的自動模切壓痕機、自動燙金模切機等主導產品被評為“中國機械工業名牌產品”;盛田、新聯印機產品被評為“中國印機行業十佳品牌”等?萍紕撔率过堫^企業成為印機產業的領跑者,促進了整個印機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科學技術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為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這縣在培育現代產業體系上實現了新突破。通過嚴把項目建設準入關,引進高新項目,壯大高新技術產業,促進了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先后引進了唐山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同方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項目。目前以海泰新能科技為標志的太陽能光伏產業,以北京同仁堂天然藥物、唐山太陽石藥業為引領的現代制藥業,以清方環保設備二期項目為重點的環保產業等七大高新產業正在逐漸形成之中,總投資近40億元。其中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晶體硅片、光伏組件和太陽能電池基地項目,屬國家鼓勵支持的環保節能型高科技項目,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
創優環境,為科技創新筑巢
科技創新需要一個良好的內外環境,玉田縣始終將優化軟硬件發展環境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著力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科技創新產業搭建平臺。
立足產業基礎,這縣科學規劃建設了“一園四區”(省級高新技術火炬產業園和玉泰工業區、現代工業區、鑫興工業區、后湖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以建設科技型工業園區為載體,以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為手段,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有力促進了“雙高”企業的迅速發展。太陽石藥業、北京同仁堂等一批科技企業落戶玉田,科技園區的集聚效應充分顯現。
作為河北省電子元器件特色產業基地的鑫興(電子)工業區,正是這縣大手筆抒寫科技集聚效應的力作。鑫興(電子)工業區成為延伸電子產業鏈條、打造電子產業集聚效應的創新平臺。先后有晶源電子、晶鑫電子、康特通訊、亞衛通通訊、玉威電機等7家電子信息企業入區集群發展。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這縣電子信息產品生產企業達到30多家,生產石英晶體諧振器、溫補振蕩器、硬盤攝錄機等20多個品種,年可生產各種成品5億件,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石英晶體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
同時,這縣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和人才支撐力度。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實施意見》《關于企業科技創新的獎勵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引導企業轉變觀念,開展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優化升級?h政府每年還設立1000余萬元的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為吸引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實施了《關于引進培養碩士研究生工作的意見》《關于人才強縣戰略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建立人才基金制度吸引人才,基金總額50萬元。設立高層次人才獎,高新技術項目獎,優秀人才獎,開辟了引進外省市縣優秀人才“直通車”,推動了全縣科技創新技術的進步。唐山晶源裕豐電子有限公司聘請的胡志雄博士成功開發了“JY3225型SMD石英諧振器”,僅此一項年新增產值5000萬元。
借力提升,促縣域產業升級
河北星爍鋸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金剛石鋸片基體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企業每年都要產生大量特種鋼板下腳料。以前這些下腳料一般都會以廢鋼的價格簡單處理掉,如今這些下腳料已經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這可是北京科技大學幫了我們企業的大忙啊牎”星爍鋸業公司負責人安鳳占道出了玄機。原來,公司采用了北京科技大學國家級重大發明專利——特種合金鋼精煉技術,利用廢舊鋸片和鋸片下腳料,生產鋸片特種鋼,實現了鋼材循環利用,年可為企業節省原料鋼采購成本2000萬元,年可實現產值5.2億元。近日,該公司又與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金屬材料研究中心就“建設河北特種冶金及高端制品產業化基地”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星爍鋸業變廢為寶的經歷在玉田并不是個案。為了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玉田縣充分發揮毗鄰京津的地緣、人緣、業緣優勢,積極引導縣內企業加強與京津各大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合作,全力打造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示范基地、新產品研發基地和高校院所的實訓基地。目前,全縣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京津的科研院所、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航天部二院203所、河北工業大學、天津大學、河北聯合大學等16家高校院所的實訓基地落戶該縣,全縣共有52家企業與清華大學等6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建科研創新基地25個,引進高新技術59項,轉化科研成果85項,年可新增產值26億元,實現了科研成果與產品的有效銜接,促進了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其中晶源電子與北京電子科技大學聯合成立研發實驗室,先后研制開發了TC1409型溫補晶體振蕩器、3225型封裝石英晶體元器件和4MHZ低頻石英晶體諧振器。目前項目已全部完成,均實現了產業化,目前新產品銷售收入已占公司銷售收入總額的60%以上。 |